信宜双合村:电商助农 万“李”飘香
2025-01-10
2023年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信宜市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信宜市双合村围绕“中国李乡·山水双合”的高标准定位格局,充分挖掘产业优势和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善村貌、基层自治、招商引资、电商培训、农旅发展……双合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产业兴旺、生态良好的振兴路,先后获得“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等称号。
双合村坐落在银岩顶大山脚下,与镇区接壤,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总人口6977人。走进中国李乡,放眼望去,满山都是李树。李花盛开的季节,满山白雪,皑皑一片。走进山水双合,见山见雾,小桥流水人家,仿佛一幅安逸舒适的乡村生活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双合村地处云开大山腹地,山环水绕,田园相守,拥有优美的自然风景。森林覆盖率约74%,空气质量常年优于国家一级水平,主要居住区海拔约580米,年平均气温20.7℃。夏无酷暑,气温多在二十多摄氏度徘徊,夜晚温度约为24℃;冬无严寒,是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避暑养生天堂”。“中国李乡·山水双合”是新的信宜旅游名片
依山傍水,是双合村的生态优势,双合村抓住这一特点,进行乡貌治理,打造山水村落。双合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冠章介绍,双合村在根据《信宜市钱排镇双合村村庄规划(2018—2035年)》做好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2021年以来充分发挥双合村三华李产区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中国李乡·山水双合”乡村振兴建设项目。项目采用EPC+O建设模式,由政府与钧明集团按1:1比例投资合作开发,通过绑定企业投资注入市场化能力,实现规划、建设、投资、运营一体化,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融合发展。目前已建成百草园、滨河公园、南北沿溪行、双合记忆馆、公益图书馆、童乐园、大学堂、花涧里商业街等项目;完善双合门户道路、绿化和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在交通要道、路口及景区设置了交通路标、公共标识和导游示意图;建设文化活动场所3个、停车场3个、公共厕所3个、河边游憩栈道4条。另外,以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为契机,双合村引导当地群众成立“百家乐”旅游服务公司,并建成“农家乐”20家,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中国李乡·山水双合”乡村振兴建设项目2022年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典型案例,2021年获茂名县域发展最满意的“城镇和乡村建设”项目、茂名县域发展最值得推广的先进经验项目第一名。据悉,近年来,双合村村民从业人数中超500人从事旅游行业,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有效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治理小事关乎民生大事。提起这几年双合村的变化,村民李新德表示,路修好了,路灯装了,房屋修缮了,水电更便利了,村里卫生条件更好了,村民也更自觉了。美丽乡村,提高了村民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电商助农工作,多次发布关于“农村电商”中央一号工程文件。2019年首提、2023年再提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2023年首提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工程,2024年首提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双合村电商中心
推动“百千万工程”,产业是重要支撑,电商助农是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自2021年以来,双合村建成信宜双合电商中心,重点围绕中心运营、人才培训、企业孵化、产品规划、活动策划、渠道搭建、品牌打造等内容展开工作,助力三华李产业产值提升。截至2024年8月,双合电商中心已累计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乡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乡村振兴干部培训58场,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辐射带动1万多人实现创业增收,形成“万户专业种李,千家参与营销”的三华李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入选“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典型案例。村民何金婷介绍,自己之前是电商培训的学员,在经过培训后留在电商中心工作,从学员变成工作人员,为双合村培养更多的电商人才服务。走进双合村电商中心,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琳琅满目的农业产品。果干、果酒、果酱、果茶、糕点……包装精美,摆放整齐。据电商中心的负责人田超介绍,茂名市正在打造具有茂名属性、代表诚信品质的“信”字号公用品牌,特色产品秉承“信”念,遵守“信”用,充满“信”心地走出茂名,走得更远,“信”字号产品将成为更多老百姓的“心头好”。双合村电商中心也是碧桂园乡村振兴学院在粤西的一个实践点。电商中心的建设有利于盘活当地的电商生态,营造良性的营商氛围。每年的4—6月是三华李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忙丰收的同时也会架起手机开直播、拍视频。农民有了发展电商的思想和行动,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毕竟个体的流量总是十分有限的。电商中心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问题,提出建设大流量池为农户引流的解决方法。据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双合村电商中心负责人田超介绍,当下,电商中心正在打造“信宜新农人”县域电商流量标签,建立公共流量池,为农户引流。在2023年11—12月的测试阶段,“信宜新农人”获得864万的流量。未来,电商中心将持续发力,计划通过与政府、企业等合作的方式规划全年的营销日历,将信宜电商做大做强。李新德是双合村的李子种植大户,种植了1000多棵李子树。李新德说,李子的销售主要依靠电商。这几年,他通过培养优质李子大果,生产精品李子,通过电商宣传与销售致富。“课程‘量身定制’,接地气、‘合口味’。”池洞镇刘姨表示,参加电商培训班后,她走出了电商“小白”行列。她将在今后的带货路上不断创新,让家乡的特色农产品“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信宜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合电商培训中心自2022年建成以来,面向农村电商人才、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对象,累计培训2200多人,覆盖粤西、桂东等周边区域。下一步,电商培训中心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打造精品课程,开展更多“点单式”技能培训、“沉浸式”实操培训等特色培训班,力争将中心打造成为粤西、桂东人才培训的“桥头堡”。据悉,为助力“新农人”“云端”增收 ,信宜县域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项目计划举办24期,每期50人左右,每期持续4天。培训班包括基础班、提升班两种班别,授课老师根据基础班学员对电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选取部分学员参加提升班,提升班的课程有AI制作带货短视频、短视频账号运营、账号投流,以及直播带货技巧等内容。目前,已举办两种班别的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650多人次。众人拾柴火焰高。集约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才能促进村民增收。双合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形式丰富。在镇内率先创新收益分配机制,积极建立“积分制”与集体经济分红挂钩机制,制定《钱排镇双合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以双合乡村振兴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兴旺,通过充分发挥村集体统筹优势,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模式,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农民增收渠道,真正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在乡村振兴中互动共赢,引导广大村民在共建共治中共享发展成果。2023年5月,“中国李乡•山水双合”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首次分红仪式在双合村举行,分红金额达113万元,受益农户达1251户,合计6301股;经统计,2023年双合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5万元,收入来源包括山地租金、扶贫资产收益、电站管理费、乡村振兴项目收益等。另外,作为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村,正在推进农村职业经理人引进工作,通过农村职业经理人对集体经济进行专业化管理,助力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共治共建共筑共享美好家园。李冠章介绍,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双合村选举成立了一支由7人组成的“德治规劝队”,负责宣传、监督、评价村民履行村规民约情况,让村规民约执行有抓手、落地见成效,有效实现了村民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干、村民管,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加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以“一河两岸”及重要节点为主,把双合村划分为五大网格片区进行管理,每个网格按照“2+1+1”模式定下网格员,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感知及时、传导有力、管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