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一理念在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枫深村得到深刻实践。
枫深村位于佗城镇西北部,全村总面积15平方千米,下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71人,近年农业及文旅产业发展见势,并积极探索乡村治理路径,枫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群众体育先进村”“广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先进民兵营”等国字号、省字号荣誉。

枫深村党委书记陈飞川介绍产业发展规划
三产融合促发展
游泳、冲浪、看风景,研学、避暑、逛夜市……盛夏,整个枫深村都热闹了起来,坐落在村内的枫深村温泉康养项目,滑梯、造浪池、游泳池一应俱全,下午前来玩水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成了夏日带娃的清凉好去处。
事实上,枫深村自2023年8月1日举办漓泉啤酒美食音乐节以来,在文旅领域的“出镜率”越来越高。“音乐节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游客尽情享受夏日夜晚‘啤酒+美食+音乐’碰撞的快乐,带动增收。”枫深村党委书记陈飞川介绍,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经验,枫深村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如今业态越来越丰富,通过“党建引领+企业主导+群众参与”模式做好夜经济发展文章,打造枫深不夜城。
在过去,枫深村是个传统工业村,2002年河源市首个村办工业园便诞生于此,枫深村以敢为人先的姿态“高调出圈”。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需求。于是,这个传统工业村决心要改头换面发展乡村旅游。
“枫深村发展乡村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陈飞川表示,枫深村距离县城近,毗邻赣深高铁龙川西站,又隶属于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佗城管辖范围,无论是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都非常优越。
近年来,枫深村不断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龙川县南越文化乡村旅游有限公司、龙川县枫园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鋆和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农文旅公司。三家企业入驻后,与枫深村强村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乡村旅游产业。
当前,枫深村充分利用已有大自然山庄、水上乐园等资源要素,助力枫深村温泉康养项目建设,助推创建3A温泉康养旅游度假村,该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第一期投入2.5亿元,预计在2025年将率先建成龙川县规模化的温泉康养休闲区,辐射带动周边村服务业发展,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带动就业300人以上。
面对新时期、新挑战,借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枫深村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引进企业建设景区,率先发展乡村“夜经济”,探索做优做强研学产业,在做旺人气、做强产业、做强经济的同时,走出一条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枫深村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如今业态越来越丰富。图为枫深村南越乡村文化旅游研学实践基地
绿美乡村入画来
走进枫深村,只见清澈见底的河流穿村而过,完成硬底化的水泥路纵横交错,清爽敞亮的民房错落有致,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前,村民的日子越过越舒心了,不仅吃上了旅游饭,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枫深村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共投入乡村振兴资金1200万元。围绕村庄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开展村组道路清洁、污水治理、绿化美化等行动,村庄人居环境实现较大改观。接下来枫深村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紧紧围绕“补短板,强弱项”目标任务,对枫深村现有短板弱项进行建设,同时进一步提升乡村风貌,把枫深村建设成和美乡村。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自乡村绿化工作开展以来,枫深村将乡村绿化与人居环境整治、“四小园”、“美丽庭院”建设紧密结合,推动乡村绿化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在枫深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植绿护绿行动,他们身穿红色马甲,手持锄头,分成若干小组,在公路沿线、闲置空地等区域开展植树造林和除草护绿工作。
同时,枫深村还重视绿化成果的管护工作,严格落实“谁种植、谁管护”机制,确保绿化工作持续性和有效性。党员干部群众定期参与绿化管护,通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发动更多村民共同打造绿美乡村。
陈飞川表示,全民植绿,全员发力。接下来,枫深将以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植树添绿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绿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种植本土适宜树种,以实际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让绿色成为枫深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来源:《“百千万工程”广东实践》第一卷
编辑:木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