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域新闻

14个通宵的奔跑 100万旅客的出行返岗

2025-02-17

每 20 秒,就有一趟列车从深圳北站出发或抵达,股道利用率在全路居首;在节前节后 14 天的客流高峰期,深圳北站加开 1272 趟热门方向的夜间高铁,助力近 100 万名旅客顺利返乡团圆和返岗复工。


面对巨大客流量和复杂的运输保障任务,来自深圳车站科室、深圳北客运、售票、安检、运转 4 个车间的 15 支党员突击队,在深圳北站的 11 个站台面、20 个股道以及 3.9 万平方米的候车室,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一心只为助力旅客实现团圆梦想。


早在春运大幕拉开之前,深圳车站设备科的党员们就默默行动起来。新增的 1000 张 PU 座椅,更新改造的 26 个岛式空调和 2000 余盏 LED 灯具,让候车室满是温馨与舒适;在 4 个厕所增设的 50 个女性蹲位,解决了旅客最实际的需求。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凝聚着他们对旅客深深的关怀。


深圳北客运车间党总支书记刘雯,向车间全体党员发出了冲锋的号角,动员大家在春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她从春运前就扎根现场,连续 20 多个日夜,与车站的每一寸土地相伴。车间主任林钦,无数个夜晚,在列车的轰鸣声中,为夜间高铁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那坚定的身影,成为黑夜里最安心的存在。上水吸污作业关乎列车运行安全,党员上水班长谭伦,在节前节后的每一个通宵,都坚守现场,眼睛紧紧盯着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丝安全隐患。


连续作战,工作一天一夜,仅仅休息 8 个小时后,又要投身到通宵的工作中,这是怎样的挑战?但客运一班、三班的党员值班员、班长和骨干们,没有丝毫犹豫,纷纷主动报名,用钢铁般的意志扛起最艰难的通宵作业。


“我先来!”“加我一个!”“我也能行!” 客运二班党支部书记朱斌的加班动员话音刚落,党员副值班员王睿那清脆而坚定的声音便响起。要知道,她在节前出发高峰时,已经连续熬过了两个通宵,那熬红的双眼,满是疲惫,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党员闸机班长潘杨,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那抬起的手臂,承载着责任与担当。站台骨干党员湛文波,更是带着妻子龙琳一同请战,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们早早地把孩子送回了父母处照料。他们是夫妻,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为了旅客的出行,舍弃了自己的小家团聚。


正月初九的凌晨 1 时 55 分,深圳北站 13 站台被列车的灯光骤然点亮。节后返程高峰,G4175 次列车缓缓停靠,1189 名旅客如潮水般涌出车厢,站台瞬间热闹起来。党员许曼站在人群中,声音因为长时间的呼喊已经有些沙哑,却依旧洪亮清晰:“各位旅客,请站稳扶好……” 她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扶手电梯和站台边缘,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饱含着对旅客安全的关切。


2 月 4 日凌晨 3 时,气温骤降至 5 度,凛冽的寒风如锋利的刀刃,刮过每一个站台。湛文波坚守在 18/19 站台,龙琳在 4/5 站台忙碌。一趟趟列车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至,他们只能借助对讲机进行简短的交流。“4 站台,G9737 次变 20 道,我去 20 站台接车。” 湛文波沉稳有力的声音从对讲机中传来。“4 站台收到,降温了,你记得加衣。” 龙琳温柔关切的叮嘱,在这寒冷的深夜里,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瞬间驱散了寒夜的刺骨冷意。从黑夜到清晨 6 时,他们终于圆满完成了 94 趟通宵车的作业任务,那疲惫却欣慰的笑容,让人动容。


在车站另一角,综控室犹如一颗紧张高效运转的心脏,为整座车站输送秩序 “血液”。18 个检票口人潮涌动,36 块监控大屏光影闪烁。党员刘旭梅紧盯着屏幕,全神贯注,手中电台不断传出清晰指令,精准调度检票口、迅速对接上水班,同时与行控、调度密切沟通。在嘈杂忙碌的环境中,她凭借出色的协调能力,让秩序与安心在深夜的车站蔓延,全力保障旅客顺畅出行。


2 月 4 日凌晨 4 时 40 分,19 站台的灯光在浓重的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一声紧急呼叫突然从这里响起:“有旅客脚扭伤,急需轮椅出站。” 党员值班站长刘慧,推着轮椅如离弦之箭般火速赶来。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猛地一紧:一位孕晚期的女士,脚已经肿胀得厉害,额头上满是痛苦的汗珠,身旁还跟着个年仅五岁的小孩,眼神中满是无助。刘慧赶忙轻声安抚:“别着急,我们马上帮您解决。” 询问后得知女士已怀孕 8 个多月,昨天不慎踏空扭伤了脚。她小心翼翼地协助女士坐上轮椅,随后背上沉重的袋子,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向出站口走去,每走一步都要留意着身旁的小孩。见女士疼得厉害,刘慧在征得同意后迅速呼叫了120。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女士满是动容地说道:“看到你胸前的党徽,我一下子就安心了。”


2 月 14 日凌晨 3 时 30 分,深圳北站 A2 出站口的客流逐渐回落。客运三班党员赵家维突然发现一部被遗落的手机。恰在此时,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他迅速接起:“您好,我是深圳北站工作人员,您是不是把手机丢了?” 几句简短交谈后,确认是失主来电。归还手机后,失主满是感激,拉着他的手说个不停。他胸前的党徽,在旅客匆匆脚步扬起的光影里,愈发夺目耀眼。


不远处的 A1 出站口,他的妻子杨雨薇正有条不紊地组织旅客出站。这个情人节,他们没能花前月下,没能互送礼物,却在服务旅客的岗位上诠释着别样的浪漫。凌晨 6 时,结束工作的两人并肩回间休室,带着疲惫,相视一笑。


时针刚悄然滑过 23:30,窗外夜色浓重如墨。党员车间副主任尹裕龙站在众人面前,神色专注认真,目光一一扫过每一位作业人员,语气恳切又充满力量:“今晚始发 63 趟、终到 36 趟、途径 27 趟,其中 27 趟有上水吸污作业,大家上岗后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保证安全有序。” 这已是他 2025 年春运跟盯的第 5 个通宵。春运伊始,得知加开列车较去年激增 81%,他没有丝毫犹豫,主动向车间请缨。


寒夜中,他的身影在站台、值班室之间来回匆匆穿梭,积极协调各方、严格把控每一处细节,那坚定的步伐,那坚毅的神色,成为春运保障线上一道温暖而明亮的光。


“旅客有需要,党员冲在前。” 在这个春运大潮中,深圳北站的党员们用 14 个通宵的默默坚守,用无数个疲惫却坚定的身影,为旅客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也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最温暖、最动人的色彩。


来源:人民网

编辑:木书林


Copyright © 2024 - 新时期县域建设研究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2023117525号
首页  |   关于中心  |   新闻中心  |   县域服务  |   案例中心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