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江区重阳镇九联村陀村新貌
老旧闲置的小学校舍盘活建成蔬菜加工车间,美丽庭院内种植的黄皮树硕果伸出墙头、孩童在村内的小公园里追逐嬉戏……盛夏时节,步入韶关市武江区重阳镇九联村陀村新村,宁静闲适的气息扑面而来,蓝天白云、农家庭院、硕果满盈等景观相映成趣,展现出新村貌新气象。“现在村里路灯明亮、道路平整,各类设施得到提升和完善,老人小孩饭后在村里散步都很舒心。”九联村村民李大哥话语间流露出满满幸福感。
这份稳稳的幸福感,源自近年来重阳镇九联村积极投身于武江区“打擂比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紧抓推进“百千万工程”这一宝贵契机,九联村主动对标典型村培育标准,围绕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绿美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高效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4年,重阳镇九联村入选全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建名单,既要产值、也要颜值,九联村正努力绘就“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新画卷。
因地制宜推进典型村建设
借势借力广泛发动。在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九联村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努力破解以往“村干部在干,老百姓在看”的困境。“推动典型村建设不止是镇村干部的事,最关键要把村民积极性发动起来。”九联村党委书记江桂优道出“破题”之法,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乡贤座谈会,发放《我为百千万工程出主意》倡议书和《致村民的一封信》,发动全民争当“百千万工程”同心同向的宣传者、同力同行的参与者和同频共振的推动者,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营造浓厚氛围。
点面结合全力推进。九联村大沙洲上村村小组和下村村小组、陀村村小组作为“示范点”先动起来,积极参与武江区乡村振兴“打擂比武”活动,在2023年评比中,陀村村小组和大沙洲下村村小组均获得“美丽乡村 ”荣誉,分获全区第一名和入围奖。接下来,九联村通过科学利用陀村新村获得的奖补资金,撬动加强陀村老村“打擂比武”的资金配比,以“先进带动后进”,点面结合推进典型村建设。
干群联动形成合力。九联村成立了典型村选树培育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任务,认真做好九联典型村项目摸底,制定好九联典型村选树培育重点任务清单和一村一表两清单,村党员干部实行挂图作战,确保目标清晰,工作有序。同时积极谋划村内项目,发动村民集思广益,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每日调度协调解决工作问题,已召开工作推进会20余次,协调解决问题80余个。并根据典型村评价指标、短板弱项,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因地制宜谋划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打造绿美路线。
谋深谋实产业发展项目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村集体经济富不富,农民钱包鼓不鼓,直接决定“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成色。九联村土壤肥沃,素来以农业种植产业为主。典型村培育创建以来九联村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及村内资源开发情况,深入挖掘本村产业,持续做大做强西瓜、柠檬、芋头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并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及村内资源开发情况,通过流转盘活荒山、坝地,充分盘活村中闲置资源资产,将打造“钓虾场”生态养殖项目,积极引进示范带动效应强的实体经济项目,着力提升“产值”。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夏日悠长,正是硕果缀满枝头之时。放眼九联村千亩柠檬种植基地,3万余棵柠檬树长势喜人,延绵开去宛若绿色地毯,果农在果树间来回穿梭,忙着采摘,只见绿油油的枝叶间,一颗颗饱满圆润的青柠露出了真容,摘下切开,一股柠檬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目前基地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泰国塔希提无籽青柠檬,采摘打包后将销往上海、西安、浙江、嘉兴、深圳等地。
九联村在重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指导下,结合重阳镇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成功引进韶关市泰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青柠檬种植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万元,目前已种植柠檬约730亩。柠檬基地自投建以来,带动了本地村民50多人就近就业。

九联村引入柠檬种植项目,目前已种植柠檬约730亩。柠檬基地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九联村有很好的自然环境,在重阳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目前正按计划有序推进扩种中,预计种植面积将达千亩,产值可达2400万元。”韶关市泰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欧海标说,“柠檬深加工车间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建设中,相信企业在这里一定会再次发展壮大。”
用好用实乡贤资源。九联村还积极发挥乡贤的桥梁纽带作用,联系邀请众多在外乡贤返乡助力“百千万工程”,其中,乡贤冯清文是一名兰花种植专业户,她在九联村陀村创建了“花慕兰”兰花基地。九联村大力支持和动员村民们一起种植兰花,现全村已有8户种植面积约200亩,产品以东方美人、红双喜、大国冠等为主,年产值达千万元,并带动了1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目前,九联的兰花种植户积极探索电商直播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直播业态在种植基地、家门口大放异彩,不断推动“直播+产业”融合发展,以强劲直播带货热潮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以兰花产业铺就九联村致富“新路子”,鼓起村民“钱袋子”。
推动乡村换新颜添新彩
深入开展打擂比武。近年来,九联村积极投身区“打擂比武”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突出全民参与,区、镇、村组团帮扶,积极争取各方资源协助村庄建设,广泛动员村民投工投劳、筹集资金,自发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来,并以陀村新村为试点,以点带面改造提升,整治路域超2000米,投入人工累计200余人,绿化美化面积新增6800余平方米,建成“四小园”31个。通过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引导28户农户参与房屋外立面改造,是镇内农户参与外立面改造最多的村庄,并成功改造赤膊房63间,也让“打擂比武”政策红利惠及每位村民,从源头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
大力推进乡风文明。九联村着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通过探索积分制引导村民自觉维护人居环境,实行奖优罚劣,形成正面典型,树立负面,催生群众内生动力。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宣传,通过完善村规民,明确“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红白喜事办理、村民矛盾调解、道德规范等具体内容,以达到约束村民自身准则。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堂作用,形成以法律法规为引领,党员干部谋划、村民共同商议的模式,用党员干部良好的作风带动乡风民风向上向善。
深入推进绿美建设。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上,探索出绿美建设“新出路”,广泛动员党员干部、村民800人次参与植树,发动外出乡贤、返乡创业者捐款8万余元,积极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活动,已完成种植樟树、桂花等树木1000余棵,并打造6片党员先锋林等主题林,成功创建区级“美丽庭院”2家,正在谋划创建4个绿美示范点,提升打造6个绿美庭院。同时学习借鉴水口村在复垦地打造黄皮经济林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选择经济效益高且美观的树种推行集中连片种植,推动美丽庭院转化为美丽经济,逐步实现“抬头是蓝天,低头现绿水,听得到鸟鸣,留得住乡愁”的美好图景。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推进实施,一幅宜居宜业和美的画卷正在重阳镇九联村铺展开来。
编辑:木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