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博白县江宁镇的庭院树荫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正在进行。人大代表、镇村干部与群众围坐一圈,气氛融洽,交谈甚欢。这种接地气的交流方式,不仅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更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据悉,江宁镇人大今年来积极创新,通过组织多场主题丰富的“板凳会”,旨在激发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并加深与群众的联系。会议地点灵活多变,可以是庭院、家门口,甚至是田间地头,确保群众能够轻松参与,畅所欲言。在“板凳会”上,人大代表和镇村干部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围绕医保缴交、反诈宣传、民生保障等群众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群众则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代表和干部们认真倾听、记录,并尽力现场解答或解决问题。对于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人大代表会将其带回,形成意见建议后向相关部门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江宁镇人大代表、大中村党支部书记李其俊表示:“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板凳会’让我们大家坐在一起谈发展、说看法,小小板凳拉近了我们和群众的距离,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我们也可以普及惠民政策,有发展的好点子大家一起谈,一改过去‘我们讲,群众听’的模式,大家在‘拉家常’式的聊天中就把工作做好,把事情给解决,群众很喜欢。”通过庭院“板凳会”,江宁镇人大不仅为干部和群众搭建了一座“连心桥”,更推动了多项关乎民生福祉的项目落地生根。这一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乡村治理开辟了新的路径。
公众号编辑:房山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