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域新闻

黄埔区文化产业出海基地正式启用

2025-07-24

盛夏湾区,文化出海再添新引擎。7月23日,由山桃(广东)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广州市黄埔区文化产业出海基地正式揭牌启用。作为国家级出海新平台,该基地聚焦微影视垂直领域,集成创新孵化、资源整合与国际传播功能,旨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出海的“全链条生态圈”,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演艺中心”与“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


image.png

黄埔区文化产业出海基地揭牌启用。李剑锋/摄


深耕微影视赛道,锻造出海新引擎


基地以“微影视”为核心赛道,依托黄埔区产业基础与开放基因,构建覆盖剧本孵化、技术赋能、人才培训到国际发行的服务体系。山桃文化产业总经理陈嘉慧表示:“基地将打造微影视创新生态集群,推动中国优质内容精准触达全球市场。”


在短视频与移动传播主导的时代,微影视凭借“短平快”优势成为文化出海“轻骑兵”。基地通过强化品牌化路径与全链条赋能,培育契合移动端传播规律的优质内容,并依托海外本地化运营、跨区域版权合作及多平台分发策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目前,基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启用初期出租率已达三分之一,预计下月中旬将吸引30家先锋文化企业入驻。


值得一提的是,山桃文化科技海外平台已于今年4月率先落地东南亚,通过整合国际发行渠道、多语种译制及社交媒体营销资源,为当地市场定制本土化娱乐内容。董事长王燕娜强调:“出海平台与基地不仅是作品孵化地,更是文化创新的试验田。”


全链条服务+生态赋能,护航企业全球化


区别于传统园区,基地以“合伙人”模式为企业提供“全周期陪跑”服务。陈嘉慧介绍,基地通过定期举办“文化出海专题探讨会”,邀请行业专家拆解“微短剧年轻化传播”“品牌IP全球化叙事”等前沿案例,助力企业少走弯路。


基地依托新华山桃汇文化产业基金,为微短剧、数字内容制作及出海平台提供金融支持,并通过项目路演搭建企业与投资人深度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层面,入驻企业可自动接入“山桃生态圈”,实现科技企业与文化IP、传统制造与新媒体玩法的跨界联动。此外,基地还提供免费定制服务,如为企业打造品牌微访谈影视片,以“微影视+品牌”模式突破文化壁垒。


首批入驻企业广东嘀卜工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郑斌表示:“基地的专业支持与伙伴情谊,让我们对资源共享与思想碰撞充满期待。”


image.png

歌剧《湾顶月明》广州首演。丁啸/摄


政策引领+产业集聚,筑牢文化软实力根基


基地的崛起离不开黄埔区文化版权产业的深厚积淀。作为广州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高地,黄埔区截至2024年已集聚文体娱市场主体超5072家、规上文化企业251家,实现营收790亿元,拥有9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视源电子、奥飞动漫等示范企业。


今年以来,黄埔区加速布局文旅与版权经济,引进普新文化、陕文投等16家重点企业,预计总营收超13亿元。同时,湾区(黄埔)影视文化出海产业园、游戏产业服务中心等项目加速落地,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链。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促进文旅产业与版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即将出台,聚焦微短剧、文化出海等领域提供全链条扶持,为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构建制度保障。黄埔区正以政策引领与生态集聚,为文化出海注入强劲动能。


从生态集群到全链条服务,从政策护航到资本赋能,黄埔区文化产业出海基地正以“微影视”为支点,撬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布局。随着更多优质内容与企业的加入,这座文化新地标有望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岭南文化的重要国际窗口。(通讯员 徐洁芹)


来源:黄埔宣传

编辑:木书林


Copyright © 2024 - 新时期县域建设研究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2023117525号
首页  |   关于中心  |   新闻中心  |   县域服务  |   案例中心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