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开通一年来,江门招商引资、产业政策、城市规划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深中通道的开通不仅是交通互联,更是产业重构的催化剂。

随着深中通道等“硬联通”的落地,深江两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正加速流动,显著降低物流与通勤成本,推动“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模式普及,为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截至目前,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一期4200亩土地使用率达100%,累计落户43个超亿元安全应急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超400亿元,达产年产值超54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共11个。依托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区,江门持续打造占地175亩、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的江门市安全应急(政法)智能机器人产业园。
变化的背后,当然离不开“超级工程”的产业红利。“双通道”就像一个空间压缩器,把粤港澳大湾区压缩成一个“超大城市”。在这里,城市原有的界限愈发模糊,产业要素正在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方式自由流动。
深圳研发与江门制造的“双向奔赴”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拥有众多先进的安全应急技术研发企业和创新资源。而江门则具备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深中通道的开通,使得两地之间的产业协同成为可能。
应急储能龙头企业深圳市泽塔电源系统有限公司迅速落地江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公司敏锐地捕捉到江门的优势,在江门投资30亿元建设应急电源系统项目。从项目考察到正式投产,仅用时1年7个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江门速度”。该公司副总经理付鑫感慨道:“江门不仅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还有‘懂我们’的政府,让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感受到高效与安全。”
在深中通道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江门。江门凭借成本优势,吸引了大量企业增资扩产。数据显示,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开园以来,成功报批土地7390亩,超80%用于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投资近200亿元,建成38条园区道路、100公里“水电气热”管网,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服务保障。
截至目前,江海区已引进安全应急产业项目29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1个,计划投资额达908.23亿元,涵盖了应急救援装备、智能安全防护、监测预警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这种“深圳总部+江门制造”的协同效应,正在产业园内形成“雁阵效应”。例如,应急储能龙头企业泽塔电源去年9月投产,首季度产值就超1亿元;消防照明及智能疏散系统龙头企业东君、艺光占国内市场份额超20%;中国特种车行业领军企业迪马实业公司的消防应急机器人工厂也将于年底竣工。

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彭伟宗/摄
安全应急产业高地崛起
2021年底,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正式揭牌建设,以“三年三级跳”的加速度惊艳湾区:2022年12月,以全国综合评分第一的成绩入选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2024年4月,被评为广东省首个安全应急特色产业园区;2024年7月,在广东省96个产业园区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一名。
一起跑,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江门市以“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科普体验中心、大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核心,构建起“五维一体”的全链条生态体系,为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目前,江门安全应急产业涉及安全防护类、监测预警类、应急救援处置类、安全应急服务类等四大类12个中类和21个小类。其中,专用安全生产、现场保障、生命救护、抢险救援等4条产业链较为完善,上下游配套能力较强,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
“江海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1万亩,其中约1.15万亩都给了安全应急产业园,产业用地超4000亩。”江门市江海区安全应急产业专班负责人陈健鸿说。与此同时,江海区投入近200亿元,建设38条园区内道路和基础设施,周边商业体、医院、学校、公园、人才公寓一应俱全。
江海区做好土地规划、项目招引、资源整合,企业组团落户,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很快有了沧海桑田式的嬗变。
站在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里眺望,从前的荒地鱼塘不复存在,产业新城的模样逐渐清晰。
“区别于其他地区在原有工业园区基础上‘嫁接’应急产业的路径,江门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是真正意义上的‘白纸作画’。”广东省安全应急产业联盟主任王吉凯指出,江门首创的“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格局,破解了传统园区“重生产轻协同”的痼疾。
当前,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飞速发展,为安全应急产业注入新动能。
据悉,江门市安全应急(政法)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已落户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的黄金地带,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功能涵盖研发办公、高标厂房,以及公寓、商业等生活配套,是我市首个集聚式机器人产业培育重点园区。未来,这里重点发展与安全应急、政法相关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将搭建产品及研发成果展示、技术交流、测试、生产等服务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快车道”。
“这座产业园实现了人工智能与安全应急的结合,它的规模、企业和产品,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可以打造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一张名片。”日前,人工智能领域权威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舟军在考察调研江门市安全应急(政法)智能机器人产业园,认为江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很有优势,对未来开展合作满怀期待。(文/何榕 张浩洋)
来源:江门日报
编辑:木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