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举办“现代化产业体系看黄埔”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新闻发布会,展示了该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区,黄埔区已集聚4800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生物岛、科学城、知识城协同并进的全产业链条布局。

新闻发布会现场。李剑锋/摄
近年来,黄埔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从2017年的1000家企业增长到如今的4800家,增长了3.8倍。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28家,专精特新企业382家,上市企业20家,占全市的74%。生物医药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实现翻倍,占全市57%,已成为该区发展势头最好、潜力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黄埔区创新成果丰硕,连续五年获批1类创新药上市,累计获批9个,占全省50%。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成为全球首个肿瘤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双抗,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疗效上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此外,百济神州替雷丽珠单抗注射液、麓鹏制药洛布替尼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彰显了黄埔区在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方面的领先地位。
为了助力创新药械尽快上市,黄埔区构建了“一个平台+两条通道+三张清单+四级联动”的创新服务模式,并联合七部门出台全省首个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工作方案,加速生物医药研发物资入境。广东省首个药械注册指导工作站也在黄埔区落地,实现产品注册检验提速20%。
在加速创新药成果转化方面,黄埔区将医学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相结合,推动医药创新和医疗临床资源深化合作。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在创新药械目录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确保创新药械能够迅速进入采购目录。未来还将开展院企常态化对接,为创新药械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人才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黄埔区大力构建“四链融合”人才支持体系,在政策、平台、生态、服务上持续发力。成建制引进钟南山、徐涛等院士团队,形成战略科学家、优秀临床医生、卓越企业家三位一体的生物医药“人才天团”。对突出贡献企业家、高层次科技人才等分类给予各类资助,累计扶持超1600人。同时,打造首批500人规模的“靠埔就业经纪人”服务团队,吸引更多生物医药产业英才。
黄埔区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科技研发在生物岛、成果转化在科学城、生产制造在知识城”的产业链区域分布。生物岛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聚集了阿斯利康、广药等超过500家生物医药企业。科学城拥有57家上市公司,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科技城第二。知识城被列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引进40多个顶尖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人才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空间布局的持续优化,黄埔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已获评全国第五,跻身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梯队。未来,黄埔区将继续以政策创新为引领,以数智赋能为支撑,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州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黄埔力量”。(王际娣)
来源:黄埔宣传
编辑:木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