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迎来了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随着各企业相继复工复产,这个小镇正全力冲刺新年“开门红”,展现出勃勃生机。在龙门镇,一种以党建为引领的“园区+车间+庭院”就业模式正在悄然兴起。该模式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就业,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大坡村陈家贵工艺编织厂,工人们熟练地编织着竹篮,他们的手艺将这些普通的竹条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龙门镇的这一就业模式已经成功吸引了5家企业入驻,为当地居民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这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广和贯彻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龙门镇还推行了“班子一对N服务企业”机制,领导干部深入车间一线,访企问需,已有效解决用工、用电等难题20余个。大坡村的成功经验正在全镇范围内得到推广。目前,已有44家企业采用了这种“党建+就业”的模式,提供了15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了2000余名群众实现增收。龙门镇正以“党建红”引领“就业红”,将党组织的优势转化为群众就业增收的实际效能。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更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的幸福”。
公众号编辑:房山乞